“微生濯月漪”的出处是哪里
“微生濯月漪”出自宋代庄珙的《鉴轩》。
“微生濯月漪”全诗
《鉴轩》
宋代 庄珙
凿地一鉴小,清照无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鉴轩》庄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鉴轩》是宋代庄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鉴轩》中文译文:
凿地一鉴小,清照无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鉴轩》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鉴轩\"为题,以描绘一面小小的镜子所映照出来的景物和情景为主要内容。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镜子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凿地一鉴小,清照无山眉\",描述了镜子的小巧和明亮。凿地表示镜子嵌入在地面之中,小巧的尺寸使得它的照射范围有限,但清澈的光芒却没有阻挡。\"无山眉\"则表达了镜子没有任何杂质或瑕疵。
接下来的两句\"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通过对镜面上的映射景象的描述,表达了镜子所映照的景物宁静和纯净。\"不起奔雷浪\"表示镜面上没有湍急的波浪,\"微生濯月漪\"则暗示月光的微弱而柔和,形成了轻盈的涟漪。
接下来的两句\"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镜子所映照的景物的高雅和精美。\"林深来属玉\"表示这里的景物如同玉石般纯洁高贵,\"萍碎引伊尼\"则描绘了水面上浮动的碎萍,引出了诗人对景物的深情。
最后两句\"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诗人回到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他对镜子的思考和感叹。\"缅想人中镜\"意味着诗人经由镜子的映照,反思自身的形象和内心。\"披云睹更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镜子的赞叹,他认为透过镜子看到的景物更加奇妙、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一面小小镜子所映照景物的思索和感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纯净、高雅和奇妙的景物的赞叹。这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细腻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