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老歌 > “朝四暮三”的出处是哪里

“朝四暮三”的出处是哪里

“朝四暮三”的出处是哪里

“朝四暮三”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宋宗儒真赞》。

“朝四暮三”全诗

《宋宗儒真赞》

宋代 黄庭坚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於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於云杪,探水月於江湖,然後怏於心与。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